这届香港人,人均深圳旅游博主

来源:九行Travel     时间:2023-08-30 11:09:4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年头,要是再有人diss深圳是美食荒漠,最先站出来反驳的肯定是香港人,他们甚至怀疑你是在凡尔赛。 香港人对深圳爱得有多深沉? 这恐怕连深圳local都自愧不如,不得不照着他们的旅游攻略帖来打卡。 △ 小红书上有很多香港人发的“如何玩转深圳”的旅游帖。(图/小红书截图@星QQ哇) 过去,“购物天堂”香港挤满了蜂拥而来的内地游客,如今两地间的人群却反向流动起来。 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最新统计,今年7月至8月中旬,合计超过720万人次的香港居民北上深圳、珠海及邻近地区,而南下来港的内地旅客及其他旅客仅有533万人次,光是在7月份,就有超过468万人次的香港人北上,消费金额可达40亿港元。 “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多香港人。”“一到周末,深圳人都差点以为到了香港。”港普、夹杂着地方英语的粤语、经典港式穿搭, 大家认知里的“港风港味”,正在占领深圳,尤其是各大商城。 △深圳的商城,正在被香港人“沦陷”。 在社交平台上,有香港人自我调侃患上了 “北上综合征” ,一有假期就特种兵式地开展“占领”深圳计划。 据说,还有看完帖子后不甚理解的香港人,半信半疑地去了一趟,结果恨不得大包小包塞满“深圳特产”带回家。 一趟深圳游,不仅吃(酸菜鱼)饱喝(奶茶)足,把能带走的填满了行李箱,这届香港人还学会了简体中文社交平台上的流行话术: “谁懂啊,深圳真的很香!” 这届香港人, 去深圳Citywalk才是正经事 深圳人自己也没想到,自从年初“通关”以来,原本本地人玩腻的地方,正在变成了香港人的游乐场。 每到周末,罗湖的金光华广场,福田的星河COCO Park、卓悦汇、皇庭广场,前海的壹方城、万象天地等靠近地铁口的商圈,都挤爆了拎包购物的香港游客。 连有300多年历史、差点成为 “时代的眼泪”的东门老街 ,也久违地迎来了热潮,香港游客甚至将它当成是“公司团建好去处”,从逛小吃街到唱K、做按摩、做美甲、做美容……扫街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东门老街又迎来新一波热潮。(图/视觉中国) 不仅如此,香港人还一举盘活了快要没落的 皇庭广场 。去年,这还是一个因债务缠身而深陷“挂牌拍卖转让”风波的商圈,而今一到周末,这里便流量暴涨,周边居民从排队的长龙队伍中,也能感受到香港人的震慑力。 或许是背负了太久的 “旅游荒漠”“搞钱圣地” 之名,深圳都忘了自己还是个美食之都呢。 知名特产椰子鸡暂且不提,香港朋友还能列出一大堆美食清单:是深圳夜市上的铁板鱿鱼、臭豆腐、东北烧烤不香吗?还是潮汕牛肉火锅、小龙虾、酸菜鱼、钵钵鸡不够喂饱你? △宝安西乡盐田街夜市。(图/图虫创意) 在他们看来,深圳美食美在包罗万象。 当你吃腻了港式茶餐厅和粤菜,还有福建小吃、湘菜、川菜、潮汕菜、东北菜、日料等向你敞开大门。 过去,从香港过关回深圳的人,都藏着掖着,佯装淡定,生怕被人发现自己跑去买了爱马仕。如今从深圳过关回香港的人,都大大方方,人手一个“爱马仕橙”包装的网红蛋糕。各种网红茶饮、甜点的跨境外卖一时间挤爆了口岸。 △香港人来深圳的三件套有了。(图/小红书截图@认识全新的你518) 过去,都是内地人过香港淘金;如今却是香港人将深圳水贝的黄金柜台围得水泄不通。在极高的性价比和更潮的款式面前,香港老牌金铺似乎也失去了竞争力。 过去,都是内地“师奶团”过香港又食又拎,如今北上的香港人却把深圳当成了第二个家,洗牙、做美甲、理发、唱K、配眼镜、修手机……样样不落下。甚至深夜在罗湖、福田口岸附近的SPA店,还有香港人愿意在深夜排上两个半钟的队,等一个洗脚位。 △香港人在周末挤爆了深圳水疗会所。(图/小红书截图@不想做梦了) 所以 这种香港人北上报复性消费的现象级现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据采访,恢复通关后第一个过关的香港人,在凌晨踢着拖鞋来到深圳,只是为了来福田吃一顿夜宵。 △如此休闲的人字拖,大湾区的朋友都表示来了是家人。(图/视频截图) 家住香港元朗,却一周来深圳南山四趟遛娃的胡女士称,自己早已习惯深圳湾口岸的往返。深圳亲子场所的氛围也令她欣喜:“在这里很多地方都有母婴间,亲子乐园选择多、空间大、服务好,175港元就有一大一小的团购门票,而且酒店空间也很宽松,孩子玩上一天都不会腻。” 从香港西九龙到福田的高铁上的常客Kenny则表示,14分钟丝滑直达的体验给他感觉就像是同城生活。他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常到深圳商圈吃喝玩乐,每次都会在商超里买些瓜果蔬菜带回去: “在香港过一个周末花的钱,都能在深圳过上好几个周末了,想要种类多、服务好、平靓正当然是去深圳了!” △深圳也成了不少香港宝妈的遛娃好去处。(图/小红书截图@遵遵妈咪) 越发成熟的商圈、丰富多元的消费环境、包容周到的服务意识,让越来越多香港人被高性价比的深圳生活吸引。 在深圳街头香港朋友出现得多了,从人群中将他们一眼识别也不是什么难事。穿运动鞋、背双肩包、使用现金支付,便是香港人最为显著的特征,“那种在商场里的穿着也像去露营的,就是他们”。 反过来,忙碌了一周的深圳人,也会利用周末时间去 “香港后花园” 爬山,偶遇一下野猪。 “深港同城的生活“已经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正一步步地细化呈现了。 △深圳福田口岸,出境和入境的人流量正在出现逆转。(图/林泽君) 深圳这座城的灵魂, 你真的懂吗? 在香港人报复性扎堆北上的现象背后,重点并不在于消费,而是 深圳这座城的旅游魅力,正在逐渐被世人看见。 在很多人的眼里,深圳只有内卷。一座座如春笋般凸起的摩天大楼里,都是24小时不停运作的工作机器。他们不曾看见,坚硬的外表下,深圳也有柔软的灵魂。 △深圳万象天地,古建筑后面就是摩天大厦。(图/图虫创意) 人们嘴上埋汰深圳不是旅游城市,身体和行动却很诚实。 无论是五一假期,还是即将过去的火爆暑期,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都显示,深圳位居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名。 尽管深圳并不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出名的城市,但年轻也并不意味着它缺乏旅游吸引力。除了大家熟知的 世界之窗、欢乐谷、玛雅水世界 之外,深圳人闲来无事散步的 口袋公园 ,也是人们来这座城市Citywalk的重心。 △ 深圳人闲来无事逛的公园,都是颜值极高的网红胜地。(图/钟无艳) 深圳是千园之城。 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各类公园1260个,是国内一线城市中花园最多的城市。 这里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识:早在2000年深圳就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是国内第一个有此美誉的城市。 深圳的城市管理一直被看成是国内的“优等生”,以人性化著称。 随着全球首个 “国际红树林中心 ”落户深圳福田,全世界才发现这个中国的科技创新之城,同样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它与对岸的香港米埔红树林湿地共同组成了国际知名的后海湾红树林,每年都有数以十万计的水鸟在这片红树林迁徙,为全国候鸟保护提供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 △福田国际红树林中心。(图/图虫创意) 它并不是毫无灵魂的“搞钱之都”。这座城的底层代码,是商业立市;它得足够年轻,才能让这里的商业氛围一直迸发出无限活力。由年轻人主导的新潮网红消费品牌,以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玩法,在这块年轻的土地上疯狂生长,创造出多元的消费业态。 它也足够务实和包容。前段时间网上流行拿沪签的说法,相比较而言,拿到深签显然门槛更低, “穿着拖鞋买猪脚饭”“背奶茶袋坐地铁” 才是深圳靓仔靓女们的标配。 △相比较而言,拿深签显然比沪签容易得多。(图/微博截图) 如今深圳街头最in的单品,就是各种不同色彩不同款式的奶茶袋,这些奶茶袋已经被正式确诊为“深圳市包”。 别看这些袋子平平无奇,它们非但不怕风吹日晒雨淋,还符合当下最受推崇的多巴胺审美。没有一个深圳人的奋斗能离得开这样的深圳市包。 不难理解,为什么懂生活的香港人会爱上深圳。务实与人性化,是这两座城市无比相似的价值认同。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只在于它有多少光鲜亮丽的shopping mall和品牌,更 在于它能否尊重且照顾到每个消费个体的日常需求。 显然深圳,不是我们所认知的“荒漠”。 △深圳,才不是乏善可陈的“荒漠”。(图/林泽君)

编辑:道喵叽, 校对:邹蔚昀, 排版:邱邱

谢无忌 用一个词来形容深圳,你会说什么?

标签:

精彩放送